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奋楫争先,实干在我!保康11个乡镇“亮”出2023年实干清单

2023-03-22 20:15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的开局之年,是深度融入襄阳都市圈,夯实保康绿色高质量发展根基的关键之年。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部署,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全县开展以“崇尚实干、狠抓落实”为主题的“实干年”活动。

我县各地各单位紧密结合各项工作实际,建立了年度实干清单,明确了工作任务、细化了工作举措,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工作要求上来,为加快建设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森林康养基地,推动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助力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城关镇:

1.利用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围绕全县五大产业链,重点发展茶叶、核桃、蔬菜和药材等主导产业。2023年新建茶园1260亩,标准化改造茶园2000亩;对核桃产业实行精细化管理,打造三溪沟、东坡标准化核桃基地。

2.推进全员招商,助推项目落地见效。毫不放松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紧盯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森林康养、民营经济等重点领域精准招商,科学规划云溪小堰生态康养项目,包装策划一批符合城关发展实际的优质项目。全年完成外出招商12次,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5亿元,同比增长10%。

3.坚持科学谋划,共同缔造美丽乡村。加快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扎实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围绕陈家河村、小沟村深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打造特色鲜明、特点突出的共同缔造试点村。

4.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改善服务举措。打造高效便捷政务环境,持续深化“一门一网一次”改革,全面落实湖北省《关于持续深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的若干措施》,全年至少组织2次针对下沉事项办理的专门培训,完善“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扎实开展好“群众评”工作,不断推动基层服务效能持续提升。

后坪镇:

1.加快推进高铁新镇建设。加快沿街商铺、房屋立面改造工作,补齐道路、公厕等基础设施短板,优化城市公共空间服务。严厉打击违法建设、乱停乱放、占道经营行为,全面提升高铁新镇形象。

2.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新建综合试点2个,打造东流水沿线共同缔造示范带。培育壮大特色产业,稳定烟叶面积2500亩,核桃面积3000亩,茶叶面积1200亩,中药材产业在石斛、黄精、百合等品种上实现新突破,支持电商平台发展。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组织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培育文明乡风。

3.纵深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用好“国家森林康养试点镇”招牌,推进横冲景区二期建设,完善服务设施,实现五道峡、横冲景区扩质提效。完善发挥乡村旅游,大力支持东流水沿线发展旅游农家乐,推动五交界景区提档升级,争取打造湖北旅游名镇。

4.全力推进招商引资。立足资源和交通优势,围绕文化旅游、特色农业、森林康养、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推进产业链招商,带动群众就业增收。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定期走访、政策宣传、资金兑现等惠企利企举措,营造优质营商环境。

马桥镇:

1.持之以恒抓牢矿业经济。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力争全年运销磷矿石500万吨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0%。

2.全力以赴促进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尧治河矿洞食用菌深加工等项目评审、建设,扩大有效投资。启动中坪鲟鱼产业园建设,扎实推进九里川乡村旅游项目,力争在2023年12月前开门营业。

3.勠力同心推进共同缔造。打造好“幸福中坪”、“清廉周湾”、“书香河南坪”三个共同缔造试点村,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4.凝心聚力增进民生福祉。启动集镇备用水源项目建设,解决集镇生活用水难题,完成白果村、董家沟村电网改造项目,保障群众安全用电需求。

马良镇:

1.推进磷化工业园建设。全力服务保康县磷化工业园区建设,举全镇之力完成红线范围内(西坪、重溪) 247户征迁安置工作。

2.强化美丽乡村建设。认真落实“五共”理念,全力推进张家岭、溪峪村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试点建设,打造241国道沿线靓丽风景线。

3.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陈家湾至朱家湾一线50公里“四好”公路建设,打通镇内产业、人口密集区大循环。

寺坪镇:

1.推动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全力完成集镇供水工程项目,保障群众用水安全。全线贯通集镇市场路,推进346国道改线煞尾工程,提升镇域交通水平。

2.推动产业发展达到新高度。发展1000亩蔬菜产业,争取项目资金盘活庹家坪27个冬暖式蔬菜大棚。巩固提升中药材、茶叶产业发展水平,力争全年新发展2000亩中药材、800亩茶叶。

3.推动营商环境打开新局面。高标准建设寺坪镇便民服务中心。积极协调,科学谋划,全力开通保康县城至寺坪镇公交线路,精准选址建设公交站点,进一步方便群众出行。

龙坪镇:

1.抓紧抓实招商引资。重点围绕龙坪核心景区南顶草原、蔬菜深加工、高山民宿、避暑康养、旅游要素配套等方面抓招商,争取引进3—4家企业,完成4亿元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全年签约项目、实际到位资金在上年基础上增长10%以上。

2.抓快抓好项目建设。主抓龙坪镇渔旅融合示范带项目、保康县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项目、潮水河旅游风景区建设项目、温坪烟叶综合体项目等拟建重大项目落地见效,同时兼顾好冯家岭村冷水米加工厂、温坪村养牛厂等入库项目动工,并按期完成。

3.抓牢抓稳乡村振兴。着力打造大阳坡村、冯家岭村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试点建设,推动川山村、大阳坡村、冯家岭村、仁和村等村公路提档升级,督导沿头溪水库尽快煞尾投入使用,保障全镇居民正常供水。

店垭镇:

1.围绕提质增效抓产业发展。持续挖掘茶叶产业扩面潜力,力争全年完成2000亩的目标任务;烟叶产业要围绕“稳基础、扩规模、优结构、提效益”的总体要求,全年实现2500亩的面积。狠抓连片示范和林下套种,全年新建标准化核桃管理基地3000亩。

2.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全力推进垭子口村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试点建设,认真总结试点村在项目共建、文化植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等方面的成功经验,适时在全镇复制推广,大力营造乡村建设共同缔造的良好局面。

3.持续提升农村道路通达水平。积极争取各方政策项目,力争全年新建通组通户道路10公里、提档升级农村公路15公里、刷黑10公里。

4.保障农村供水饮水安全。积极对接县水利局等相关部门,继续在全镇开展161户“屋面集雨”工程建设。

5.深入开展纠“四风”和群众身边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由镇纪委牵头,对全镇各单位“三公”经费、工程建设、办公耗材等费用开支开展监督检查和专项整治,着力针对公款宴请、违规饮酒、利益勾兑、内部食堂、定点食堂违规接待等问题认真开展监督检查,自查自纠,引领全镇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党的各项纪律规矩。

过渡湾镇:

1.奋力推进项目建设。积极服务蜡梅谷二期项目建设,助推项目早日全面营业。加快梅花寨配套基础设施、新增旅游设施建设,开发夏季露营项目。管理使用好茶庵蓝莓收储、冷冻扶贫车间,加快基础设施配套,推进二堂联栋温控大棚二期项目建设,培育30亩基质蓝莓园。积极服务二堂文化旅游产业园项目落地,力争完成项目一期电商运营中心、游客接待中心、亲子乐园、萌宠乐园,二期垂钓休闲竞技场、民宿四合院、布鞋加工车间建设。

2.全力建设美丽乡村。加强中厂、罗家坪、倒座庙等乡村振兴试点巩固提升,做好节点及环境卫生维护管护,推动乡村建设与全域旅游深度融合。加快完成茶庵、二堂、梅花“共同缔造”试点建设,努力形成“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良好局面。

3.着力解决民生实事。以白峪沟村为中心,扩修至西邦26.2公里、至二堂国道15公里、至中厂18公里村级道路,投资1500余万元打造白峪沟至茶庵6.5公里乡村旅游路,切实改善群众出行条件。投资200余万元完成集镇水厂提档升级,进一步净化水质,改善水源地环境。完成福利院200平方米老院民宿舍维修,切实改善院民生活条件。

黄堡镇:

1.以更大力度推进乡村振兴。围绕“两叶一果”主导产业,新建茶园2100亩、发展烟叶2500亩。扎实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进一步总结和提炼黄龙沟村共同缔造试点工作经验,为全镇扩面提供可推广复制的范本;加快推进岞峪、水田坪村共同缔造扩面建设,认真做好决策共谋、发展共建等前期工作,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2.以更大力度推进城乡建设。紧紧围绕推进县城至黄堡一体化发展目标,开展违建乱搭专项整治,规范集镇停车管理,抓好集镇设施日常运维,为县城至黄堡快速通道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积极对接县交通部门,对同庆、对口、大安片区主干道进行维修;推动集镇水厂提水泵站建设与管理,解决集镇干旱缺水问题;持续抓好农村电网改造,实现电网台区升级全覆盖。

3.以更大力度推进社会稳定。对重点信访人员、精神障碍患者、安置帮教等人员,实行专班包保、专门方案、专题研究、专项督办,筑牢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五治五联”,让“事在村内办、人在村内安、矛盾在村内调”成为常态,让部门联合处置涉稳问题成为“大多数”,让领导包保、专班攻坚处置涉稳问题成为“少数”;让打官司诉讼处置涉稳问题成为“极少数”。

两峪乡:

1.盯紧特色产业。始终坚持“一药两叶三果”产业发展不动摇,高质高效抓好烟叶产业,力争面积达到5600亩;稳扎稳打抓好茶叶、核桃等传统产业,力争新建核桃标准化基地1000亩,新增茶园400亩;力争新建高效蓝莓基地200亩,天麻、茯苓等中药材50万窖,加快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2.聚焦有效衔接。全面加强美丽乡村试点管护和建设,巩固提升两峪村、胡家台村、程歧村“老点”建设成果,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扎实推进枫香村、麻坪村“新点”建设进度,推动实现“五个振兴”;持续推进“五共”理念,深入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推进试点村建设,广泛发动群众参与,花小钱、办大事,集众力、办实事。

3.保障民生项目。紧盯森林康养、中药材加工、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重点领域,引进一批促增收、带就业、无污染的项目在两峪落地生根;谋划、包装、申报一批群众关切的项目,推动项目在两峪落地见效;力争完成扩建胡家台村民休闲活动广场建设;新建麻坪村群众活动广场建设;麻坪生活污水处理项目;邱家台饮水工程等四个民生工程。

歇马镇:

1.在美丽乡村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巩固提升盘龙、庙坪、邹家院、合作、白竹等5个村建设成果;4个试点村分批次实施,以自然村(湾组)为共同缔造基本单元,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到产业发展、环境改造、基层治理、公共服务中;坚持试点示范,并在全镇推广,各村结合实际,突出特色打造,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美丽乡村。

2.在农民增收上实现新突破。稳定1.85万亩烟叶种植面积,加大水电路房等基础配套设施,聚焦土壤保育、严控劣杂、带茎烘烤等关键环节狠抓服务管理。加快官斗烟叶综合体建设进度,支持北水河、杨家岭等村积极创建具有烟草行业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加大茶叶龙头企业、品牌培育,新发展茶园2000亩,改造低产茶园950亩。

3.在招商引资上实现新突破。通过以商招商、亲情引进、乡情纽带、链式招商等方式,针对现有上下游产品细化目标企业,匹配“一链一策一企”,加强对接、洽谈、研判及跟踪服务,提高项目招引的专业性、精准性、有效性。鼓励现有龙头企业增资扩产,在谈企业全面进驻,培育“四上企业”6家、大个体5家,落地招商项目8个,合同投资额突破15亿元,到位资金突破8亿元。


58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的开局之年,是深度融入襄阳都市圈,夯实保康绿色高质量发展根基的关键之年。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部署,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全县开展以“崇尚实干、狠抓落实”为主题的“实干年”活动。

我县各地各单位紧密结合各项工作实际,建立了年度实干清单,明确了工作任务、细化了工作举措,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工作要求上来,为加快建设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森林康养基地,推动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助力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城关镇:

1.利用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围绕全县五大产业链,重点发展茶叶、核桃、蔬菜和药材等主导产业。2023年新建茶园1260亩,标准化改造茶园2000亩;对核桃产业实行精细化管理,打造三溪沟、东坡标准化核桃基地。

2.推进全员招商,助推项目落地见效。毫不放松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紧盯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森林康养、民营经济等重点领域精准招商,科学规划云溪小堰生态康养项目,包装策划一批符合城关发展实际的优质项目。全年完成外出招商12次,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5亿元,同比增长10%。

3.坚持科学谋划,共同缔造美丽乡村。加快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扎实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围绕陈家河村、小沟村深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打造特色鲜明、特点突出的共同缔造试点村。

4.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改善服务举措。打造高效便捷政务环境,持续深化“一门一网一次”改革,全面落实湖北省《关于持续深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的若干措施》,全年至少组织2次针对下沉事项办理的专门培训,完善“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扎实开展好“群众评”工作,不断推动基层服务效能持续提升。

后坪镇:

1.加快推进高铁新镇建设。加快沿街商铺、房屋立面改造工作,补齐道路、公厕等基础设施短板,优化城市公共空间服务。严厉打击违法建设、乱停乱放、占道经营行为,全面提升高铁新镇形象。

2.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新建综合试点2个,打造东流水沿线共同缔造示范带。培育壮大特色产业,稳定烟叶面积2500亩,核桃面积3000亩,茶叶面积1200亩,中药材产业在石斛、黄精、百合等品种上实现新突破,支持电商平台发展。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组织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培育文明乡风。

3.纵深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用好“国家森林康养试点镇”招牌,推进横冲景区二期建设,完善服务设施,实现五道峡、横冲景区扩质提效。完善发挥乡村旅游,大力支持东流水沿线发展旅游农家乐,推动五交界景区提档升级,争取打造湖北旅游名镇。

4.全力推进招商引资。立足资源和交通优势,围绕文化旅游、特色农业、森林康养、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推进产业链招商,带动群众就业增收。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定期走访、政策宣传、资金兑现等惠企利企举措,营造优质营商环境。

马桥镇:

1.持之以恒抓牢矿业经济。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力争全年运销磷矿石500万吨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0%。

2.全力以赴促进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尧治河矿洞食用菌深加工等项目评审、建设,扩大有效投资。启动中坪鲟鱼产业园建设,扎实推进九里川乡村旅游项目,力争在2023年12月前开门营业。

3.勠力同心推进共同缔造。打造好“幸福中坪”、“清廉周湾”、“书香河南坪”三个共同缔造试点村,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4.凝心聚力增进民生福祉。启动集镇备用水源项目建设,解决集镇生活用水难题,完成白果村、董家沟村电网改造项目,保障群众安全用电需求。

马良镇:

1.推进磷化工业园建设。全力服务保康县磷化工业园区建设,举全镇之力完成红线范围内(西坪、重溪) 247户征迁安置工作。

2.强化美丽乡村建设。认真落实“五共”理念,全力推进张家岭、溪峪村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试点建设,打造241国道沿线靓丽风景线。

3.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陈家湾至朱家湾一线50公里“四好”公路建设,打通镇内产业、人口密集区大循环。

寺坪镇:

1.推动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全力完成集镇供水工程项目,保障群众用水安全。全线贯通集镇市场路,推进346国道改线煞尾工程,提升镇域交通水平。

2.推动产业发展达到新高度。发展1000亩蔬菜产业,争取项目资金盘活庹家坪27个冬暖式蔬菜大棚。巩固提升中药材、茶叶产业发展水平,力争全年新发展2000亩中药材、800亩茶叶。

3.推动营商环境打开新局面。高标准建设寺坪镇便民服务中心。积极协调,科学谋划,全力开通保康县城至寺坪镇公交线路,精准选址建设公交站点,进一步方便群众出行。

龙坪镇:

1.抓紧抓实招商引资。重点围绕龙坪核心景区南顶草原、蔬菜深加工、高山民宿、避暑康养、旅游要素配套等方面抓招商,争取引进3—4家企业,完成4亿元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全年签约项目、实际到位资金在上年基础上增长10%以上。

2.抓快抓好项目建设。主抓龙坪镇渔旅融合示范带项目、保康县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项目、潮水河旅游风景区建设项目、温坪烟叶综合体项目等拟建重大项目落地见效,同时兼顾好冯家岭村冷水米加工厂、温坪村养牛厂等入库项目动工,并按期完成。

3.抓牢抓稳乡村振兴。着力打造大阳坡村、冯家岭村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试点建设,推动川山村、大阳坡村、冯家岭村、仁和村等村公路提档升级,督导沿头溪水库尽快煞尾投入使用,保障全镇居民正常供水。

店垭镇:

1.围绕提质增效抓产业发展。持续挖掘茶叶产业扩面潜力,力争全年完成2000亩的目标任务;烟叶产业要围绕“稳基础、扩规模、优结构、提效益”的总体要求,全年实现2500亩的面积。狠抓连片示范和林下套种,全年新建标准化核桃管理基地3000亩。

2.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全力推进垭子口村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试点建设,认真总结试点村在项目共建、文化植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等方面的成功经验,适时在全镇复制推广,大力营造乡村建设共同缔造的良好局面。

3.持续提升农村道路通达水平。积极争取各方政策项目,力争全年新建通组通户道路10公里、提档升级农村公路15公里、刷黑10公里。

4.保障农村供水饮水安全。积极对接县水利局等相关部门,继续在全镇开展161户“屋面集雨”工程建设。

5.深入开展纠“四风”和群众身边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由镇纪委牵头,对全镇各单位“三公”经费、工程建设、办公耗材等费用开支开展监督检查和专项整治,着力针对公款宴请、违规饮酒、利益勾兑、内部食堂、定点食堂违规接待等问题认真开展监督检查,自查自纠,引领全镇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党的各项纪律规矩。

过渡湾镇:

1.奋力推进项目建设。积极服务蜡梅谷二期项目建设,助推项目早日全面营业。加快梅花寨配套基础设施、新增旅游设施建设,开发夏季露营项目。管理使用好茶庵蓝莓收储、冷冻扶贫车间,加快基础设施配套,推进二堂联栋温控大棚二期项目建设,培育30亩基质蓝莓园。积极服务二堂文化旅游产业园项目落地,力争完成项目一期电商运营中心、游客接待中心、亲子乐园、萌宠乐园,二期垂钓休闲竞技场、民宿四合院、布鞋加工车间建设。

2.全力建设美丽乡村。加强中厂、罗家坪、倒座庙等乡村振兴试点巩固提升,做好节点及环境卫生维护管护,推动乡村建设与全域旅游深度融合。加快完成茶庵、二堂、梅花“共同缔造”试点建设,努力形成“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良好局面。

3.着力解决民生实事。以白峪沟村为中心,扩修至西邦26.2公里、至二堂国道15公里、至中厂18公里村级道路,投资1500余万元打造白峪沟至茶庵6.5公里乡村旅游路,切实改善群众出行条件。投资200余万元完成集镇水厂提档升级,进一步净化水质,改善水源地环境。完成福利院200平方米老院民宿舍维修,切实改善院民生活条件。

黄堡镇:

1.以更大力度推进乡村振兴。围绕“两叶一果”主导产业,新建茶园2100亩、发展烟叶2500亩。扎实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进一步总结和提炼黄龙沟村共同缔造试点工作经验,为全镇扩面提供可推广复制的范本;加快推进岞峪、水田坪村共同缔造扩面建设,认真做好决策共谋、发展共建等前期工作,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2.以更大力度推进城乡建设。紧紧围绕推进县城至黄堡一体化发展目标,开展违建乱搭专项整治,规范集镇停车管理,抓好集镇设施日常运维,为县城至黄堡快速通道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积极对接县交通部门,对同庆、对口、大安片区主干道进行维修;推动集镇水厂提水泵站建设与管理,解决集镇干旱缺水问题;持续抓好农村电网改造,实现电网台区升级全覆盖。

3.以更大力度推进社会稳定。对重点信访人员、精神障碍患者、安置帮教等人员,实行专班包保、专门方案、专题研究、专项督办,筑牢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五治五联”,让“事在村内办、人在村内安、矛盾在村内调”成为常态,让部门联合处置涉稳问题成为“大多数”,让领导包保、专班攻坚处置涉稳问题成为“少数”;让打官司诉讼处置涉稳问题成为“极少数”。

两峪乡:

1.盯紧特色产业。始终坚持“一药两叶三果”产业发展不动摇,高质高效抓好烟叶产业,力争面积达到5600亩;稳扎稳打抓好茶叶、核桃等传统产业,力争新建核桃标准化基地1000亩,新增茶园400亩;力争新建高效蓝莓基地200亩,天麻、茯苓等中药材50万窖,加快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2.聚焦有效衔接。全面加强美丽乡村试点管护和建设,巩固提升两峪村、胡家台村、程歧村“老点”建设成果,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扎实推进枫香村、麻坪村“新点”建设进度,推动实现“五个振兴”;持续推进“五共”理念,深入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推进试点村建设,广泛发动群众参与,花小钱、办大事,集众力、办实事。

3.保障民生项目。紧盯森林康养、中药材加工、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重点领域,引进一批促增收、带就业、无污染的项目在两峪落地生根;谋划、包装、申报一批群众关切的项目,推动项目在两峪落地见效;力争完成扩建胡家台村民休闲活动广场建设;新建麻坪村群众活动广场建设;麻坪生活污水处理项目;邱家台饮水工程等四个民生工程。

歇马镇:

1.在美丽乡村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巩固提升盘龙、庙坪、邹家院、合作、白竹等5个村建设成果;4个试点村分批次实施,以自然村(湾组)为共同缔造基本单元,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到产业发展、环境改造、基层治理、公共服务中;坚持试点示范,并在全镇推广,各村结合实际,突出特色打造,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美丽乡村。

2.在农民增收上实现新突破。稳定1.85万亩烟叶种植面积,加大水电路房等基础配套设施,聚焦土壤保育、严控劣杂、带茎烘烤等关键环节狠抓服务管理。加快官斗烟叶综合体建设进度,支持北水河、杨家岭等村积极创建具有烟草行业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加大茶叶龙头企业、品牌培育,新发展茶园2000亩,改造低产茶园950亩。

3.在招商引资上实现新突破。通过以商招商、亲情引进、乡情纽带、链式招商等方式,针对现有上下游产品细化目标企业,匹配“一链一策一企”,加强对接、洽谈、研判及跟踪服务,提高项目招引的专业性、精准性、有效性。鼓励现有龙头企业增资扩产,在谈企业全面进驻,培育“四上企业”6家、大个体5家,落地招商项目8个,合同投资额突破15亿元,到位资金突破8亿元。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