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是第三十三次全国助残日。为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倡导扶残助残的社会风尚,县残联开展以“弘扬扶残助残风尚,共享社会关爱阳光”为主题的“十大助残”系列活动。从康复、就业、文化、社会等多方面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营造关爱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搭建双向桥梁,稳保拓岗促就业。县残联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县机关、企事业单位,了解用工单位用人需求,拓展适合残疾人的就业岗位。通过入户走访、电话沟通等方式,了解残疾人就业意向,联系县内爱心企业,举办招聘会零距离搭建用人单位与残疾人就业之间的桥梁,促进残疾人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深入下沉办证,服务群众点对点。组建工作专班,在人口集中的乡镇开展现场换发残疾人证,针对长期瘫痪卧床、行动不便的重度残疾人开展上门评残办证服务。
康复辅具下乡,精准服务送到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为残疾人提供辅具适配服务和指导使用,不断提升辅具适配精准化、精细化程度。
有爱无“碍”行动,提升无障碍环境。坚持以人为本、需求导向的原则,为有需求的残疾人家庭制定个性化无障碍改造项目,用工匠精神打造精品工程,最大程度满足残疾人日常基本需求。
电商培训赋能,网络助残促就业。组织全县有就业意愿的残疾人,参加电商赋能培训,切实提高残疾人网络电商运营能力、指导帮助残疾人实现互联网+就业、提高个人收入水平,帮助更多残疾人实现“居家就业”愿望。
创业政策扶持,典型引导激潜能。对全县范围内符合条件的自主创业和技术能手残疾人给予2000—10000元的一次性扶持,对积极吸纳残疾人就业的企业,积极申报就业创业示范基地。
爱心义诊服务,志愿助残暖人心。邀请专业医师,通过设立咨询义诊服务台,开展残疾预防知识宣传与解答,免费为残疾人提供血压检测、心肺检查、体检等服务,让群众了解疾病防控、残疾康复以及残疾预防等相关知识,帮助居民提升日常自我防护能力,远离致残风险。
护苗关爱行动,真情关怀送温暖。走进县特殊教育学校,与师生共聚一堂,开展形式多样的互动活动。结合特教学校需求,适配一批康复器具,向残疾儿童发放“爱心礼包”。
法律知识宣传,普法助残惠民生。通过印制惠残政策宣传单,邀请专业人士开展普法讲解等方式,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等残疾人法律法规及惠残政策,引导广大残疾人知法、懂法、守法,提高残疾人的依法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
开展公益演出,文化助残沁人心。以自强、阳光、共享、融合为主旋律,进行公益演出,大力倡导人道主义和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风尚,营造和谐文明进步的社会环境。同时,在媒体开辟专栏,深入挖掘、生动宣传扶残助残典型,弘扬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