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随着气温逐渐回升,保康迎来了春茶开采季。一行行绿油油的茶树抽出鲜嫩的新芽,茶农们抢抓时节,采摘春天里的第一抹新绿。
城关镇罗仕沟有机茶基地里,茶树郁郁葱葱,嫩绿的茶芽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娇嫩,空气中弥漫着阵阵清香。茶农们臂挽竹篓,穿梭在茶垄间,手指在茶树间轻盈舞动,按照标准采摘着今年的首批春茶。
“这是我们今年首次采茶,我们按标准采的是芽茶,也就是保康毛尖。今年温度比较好,雨水也比较充足,所以采的茶叶长得又肥又壮。”保康县罗仕沟有机茶基地茶农夏爱红介绍说。
罗仕沟有机茶基地总面积1200亩,平均海拔550米。由于地理环境适宜,引进的58亩乌牛早茶叶品种,成为保康县每年春茶开采最早的一批。
“我们今天开采的这个茶园,品种叫乌牛早,它是全国最早的茶品种,这个品种的特点主要是色泽绿、香气好,适合我们做高栗香的绿茶。”保康县罗仕沟有机茶基地负责人吕先奎说。
保康全境皆山,茶园大多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上的云雾山中,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使得这里成为茶叶生长的理想之地,产出的茶叶品质优良。
“保康县现有茶园面积20.1万亩,投产茶园15万亩。从下周开始,各大茶园将陆续开采,4月初全面开采,预计今年春茶采摘能一直持续到5月底。”保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茶叶股技术人员陈鹏介绍说。
茶叶被采回后,经过摊晾、杀青、揉捻、炒制、冷却等工序后,色香味俱佳的保康绿茶便新鲜出炉。茶企抢抓晴好天气,加紧制作“明前茶”。
“首批出来的新茶,我们用传统手工制作的方法,突出保康毛尖的高栗香、味淳、汤色亮的特点。下一步,我们准备上标准化的生产线,对茶叶进行精细加工,让大家都能喝到保康的优质茶。”吕先奎说。
保康作为襄阳高香茶核心生产区,是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中国十大最美茶乡、中国茶叶百强县,茶叶已成为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骨干产业。
春茶开采是茶叶生产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茶叶品质、产量和经济效益。陈鹏表示,将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与服务保障,引导茶农做好茶园清理、科学施肥、清理沟渠、防控病虫,打好春茶开采基础,指导茶农分批勤采,有效组织春茶生产,助力茶产业实现增产增收,推动茶农致富和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全媒体记者:付乐 向宗涛
编校:相琴
责编:李运方 都正红
审核:姜雪飞
终审:张良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