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涌动,百花争艳。连日来,保康各地樱花、紫荆花、杜鹃、牡丹等陆续迎来盛开期,吸引各地游客纷纷前来打卡。以花为媒,打造“赏花+”农文旅融合新场景,激活旅游消费市场“一池春水”,“赏花经济”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
4月的保康百花盛开,在保康县蜡梅公园,成百上千株牡丹竞相绽放,市民趁着春日,赏花打卡、拍照留影。
“春暖花开,我们踏春而来,牡丹开得正艳,白的、紫色,姹紫嫣红,我们姐妹们都在这里拍照、拍短视频,心情特别开心。”市民冯祖彩说。
3225平方公里的保康,森林覆盖率达84.36%,随着花期的到来,保康刮起了一股“赏花风潮”。为了满足群众高品质、多频次出游需求,共赴一场与春天的约会,保康精心策划5条“春游保康”精品线路、7个“探春赏花”打卡景点。
3月初—3月中旬到城关镇小沟村可赏樱花,3月中旬—4月上旬到马良镇重阳村可赏油菜花,4月初—4月中旬到后坪镇车峰坪村赏紫荆花、到歇马镇合作村赏云锦杜鹃,还可到城关镇紫薇林、蜡梅公园赏牡丹花,4月初—4月底在横冲景区可赏郁金香,4月中旬—5月中旬则可到马桥镇黄龙观村赏芝樱花。
沿着县城,向西南出发,山野披上绿装,穿上“花裙子”,依托野生紫荆花,后坪镇车峰坪村也走上了以花为媒助力旅旅业发展之路。
“趁着朋友们都有时间,一起来看紫荆花,花海真是很震撼,风景也非常好。”游客谢红说。
一朵朵、一簇簇、一树树的紫荆花,红如胭脂,灿若云霞。林间漫步,满是花开的盛景。以花为媒,当地着力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特色旅游,精心打造紫荆花海、古桩紫薇、野生蜡梅赏花线路,“赏花经济”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紫荆花开的时候,我们的旺季就开始了,每年清明节、五一期间,我们的营业额一天能达到3万元以上,周末每天也有十几桌客人。”后坪镇车峰坪村农家乐负责人柏书超说。
在海拔1200米左右的保康县鹰子石牡丹种植家庭农场,各类野生牡丹陆续绽放,牡丹花娇艳饱满,花瓣重重叠叠,为九池村的春天增添了诗意。
保康是野生牡丹之乡,全国共有9大野生牡丹原生品种,其中保康就有紫斑牡丹、卵叶牡丹2大品种。紫斑牡丹是分布在保康和神农架一带的重点保护物种,已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除了观赏,牡丹还是集药用和油用价值于一身的重要经济植物。农场通过开发牡丹籽油、牡丹花茶等产品,发展生态产业,带动当地农民致富。
“我们的牡丹盛花期在四月下旬到五一期间。春季是我们花茶加工的季节,我们现在除了牡丹花茶之外还有牡丹精油,年产值达40万元左右。我们希望把保康的牡丹产业做大做强,带动大家共同致富。”保康县鹰子石牡丹种植家庭农场主要负责人刘楚国说。
保康县后坪镇九池村党支部书记韩正梅介绍,目前,该村种植牡丹300多亩,通过发展牡丹观赏、花茶、精油产业,带动农户年人均增收3000元左右。(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媒体记者:王晓丹 邢忆星
编校:丽丽
责编:赵硕
审核:秦志鹏
终审:李广儒 李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