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一键“空投”,满山皆绿!保康县首次采用无人机飞播造林

2025-04-24 19:34

4月21日,保康县首次采用无人机和智慧飞播技术开展生态修复,标志着保康生态屏障建设迈入数字化、科技化、智能化新阶段。

在寺坪镇岗子村的一处山坡上,不时传来一阵阵低沉而有力的“嗡嗡”声,一架满载树种的无人机穿梭在山林上空,来回撒播种子。

“我们本次飞播的面积为310亩,选用的树种为柏木、乌桕、刺槐,通过无人机把种子有效覆盖至人工难以到达的崎岖路径、陡峭山体等危险地形,实现精准、快速空投,节省运输时间和人力成本,提高造林质量和成效。”保康县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玉阶说。

精准施策,百亩荒山披绿装。本次飞播造林项目分布在岗子村和庹家坪村,由于部分造林地块破碎且分散、地势较陡、人工造林难度大,飞播作业采取混合播种模式。

“树种经过浸水催芽和包衣处理后,将被充分混匀进行混播,每粒种子外层包裹抗旱防虫材料,可提高成活率。”保康县林业局生态修复股负责人王龙说。

为保障飞播成效,县林业局将在播种区域实施封禁管护,设置醒目标志,组建巡查队伍按网格定期巡查,运用无人机和地面样方监测植被,及时处理补植、病虫害等问题,巩固飞播成效。

“我们将继续向上争取政策项目,算好降本增效账,充分发挥技术、机械在良种繁育、生态修复及林下经济等领域的牵引作用,助力林业高质量发展。”朱玉阶说。(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媒体记者:王晓丹 张九君

通讯员:王龙 旷薇

编校:丽丽

责编:赵硕

审核:秦志鹏

终审:张良奎

5

4月21日,保康县首次采用无人机和智慧飞播技术开展生态修复,标志着保康生态屏障建设迈入数字化、科技化、智能化新阶段。

在寺坪镇岗子村的一处山坡上,不时传来一阵阵低沉而有力的“嗡嗡”声,一架满载树种的无人机穿梭在山林上空,来回撒播种子。

“我们本次飞播的面积为310亩,选用的树种为柏木、乌桕、刺槐,通过无人机把种子有效覆盖至人工难以到达的崎岖路径、陡峭山体等危险地形,实现精准、快速空投,节省运输时间和人力成本,提高造林质量和成效。”保康县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玉阶说。

精准施策,百亩荒山披绿装。本次飞播造林项目分布在岗子村和庹家坪村,由于部分造林地块破碎且分散、地势较陡、人工造林难度大,飞播作业采取混合播种模式。

“树种经过浸水催芽和包衣处理后,将被充分混匀进行混播,每粒种子外层包裹抗旱防虫材料,可提高成活率。”保康县林业局生态修复股负责人王龙说。

为保障飞播成效,县林业局将在播种区域实施封禁管护,设置醒目标志,组建巡查队伍按网格定期巡查,运用无人机和地面样方监测植被,及时处理补植、病虫害等问题,巩固飞播成效。

“我们将继续向上争取政策项目,算好降本增效账,充分发挥技术、机械在良种繁育、生态修复及林下经济等领域的牵引作用,助力林业高质量发展。”朱玉阶说。(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媒体记者:王晓丹 张九君

通讯员:王龙 旷薇

编校:丽丽

责编:赵硕

审核:秦志鹏

终审:张良奎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