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一周的“两山”20年 北纬30度生态茶链绿色发展联动采访、襄阳高香茶春茶推介暨保康县茶文化旅游季活动圆满落幕。活动期间,国家级、省市级的茶叶专家学者齐聚保康,共襄茶事、共谋发展。
茶香四溢,生机盎然。在茶文化旅游季活动中,来自国家级、省市级的专家学者,走进茶园,感受一片叶子的灵动;品鉴茶品,触摸保康毛尖、保康红的发展脉动。
“保康县是襄阳市茶园面积最大的县,资源环境、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昼夜温差、茶园的位置都比较突出,这是保康县优势之一。同时,保康茶产业发展立足三产融合,在产业链条延伸方面做得非常好。”襄阳市茶叶协会秘书长程一方说。
湖北省茶叶学会秘书长孙冰则认为,保康茶叶产业起步比较早,品质基础较好,“保康有机茶技术较好,再结合现在襄阳高香茶的工艺,充分彰显了保康茶的品质特征。”
“鄂西北茶区内,保康毛尖的高香品质比较好,滋味鲜醇爽口,而且耐冲泡。”襄阳市茶叶协会会长唐前勇说。
高香茶不仅成了美一方山水的“主色调”,还成了富一方百姓的“金叶子”。保康因茶而兴,因茶得名。这片位于北纬30度黄金产茶带上的沃土,不仅孕育了“香高味醇、回甘悠长”的“保康毛尖”“保康红”,还成就了保康“中国名茶之乡”的美誉。
“保康茶叶的优势明显,第一,基础很扎实,采用绿色生产模式;第二,特色比较鲜明,突出高香茶特色。保康毛尖能够成功突围,进入名优茶的行列,源自其优秀的口感和品质。”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庆说。
茶叶不仅是保康的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更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骨干产业。为帮助保康茶叶高质量发展,专家学者紧紧围绕品质提升、品牌打造、规模效益等重点环节,出谋划策、明确路径。
“从发展的趋势来看,虽然手工茶比较原始,但是从茶叶的文化宣传角度和品质探索角度来说,我们要将手工茶传承发扬光大,保留手工茶的制作核心技术,共同促进现代茶产业繁荣发展。”孙冰说。
唐前勇表示,保康作为襄阳高香茶的核心产区,要依托襄阳高香茶公共品牌,把保康毛尖、保康红做出独有的品质,更好地促进保康茶产业发展。
“保康应该立足产业优势,充分发挥产业链条延伸带动作用,做好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和生产,在品牌发展和品牌建设上,不断延伸产业链条,立足森林康养优势、茶文化优势,做好品牌发展。”程一方说。
一杯保康茶,一生山水情。大家纷纷表示,保康茶文化旅游季活动的成功举办,为保康乡村振兴提供了“以文塑旅、以旅兴茶”的鲜活样本。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保康一定能够将“一叶春”快速转化成“百业兴”的拳头产业,锻造成全国叫响、香飘四海的知名品牌。(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媒体记者:王晓丹 余夕雯 邢忆星
编校:丽丽
责编:赵硕
审核:秦志鹏
终审:张良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