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父母学销售,带着乡亲兴产业。年轻的“菜二代”李知洋用互联网思维构建乡村零售新业态,让大山里的有机蔬菜乘上数字化销售的快车。
走进后坪镇高铁站旁的嘉乡兴生活超市,货架上的高山蔬菜青翠欲滴,商品百货琳琅满目,保康县御源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知洋正通过小程序后台处理线上订单。这家融合“超市+餐饮+冷链”的复合型门店,正是他返乡创业的成果。
2019年大学毕业后,带着协助经营自家果蔬超市的多年经验,李知洋接过父母手中的“菜篮子”,成为一名95后青年店长。
“家里之前开了个蔬果超市,我上学的时候经常在店里帮忙。2021年,我受到社区电商的启发,发现当时的后坪还没有外卖平台,就萌生了把线上小程序和线下超市结合起来经营的想法。”李知洋说。
独居老人买菜不便,农产品流通损耗大,李知洋敏锐捕捉到城镇零售市场存在的需求缺口。经过市场调研评估,他着手搭建线上小程序,并扩大线下门店经营类别。但创业之路并非坦途,很快他就遇到了两大难题。
“一是启动资金存在缺口,周转有困难。二是不了解创业扶持政策,不知道该怎么申请补贴、能申请什么补贴。”李知洋说。
保康县人社部门得知情况后,上门宣讲创业扶持政策。2023年,在专业指导下,李知洋先后获得湖北省大学生创业扶持项目奖励资金5万元和创业担保贷款20万元。
如今,与父母曾经营的果蔬超市隔街相望的嘉乡兴生活超市,已发展为800平方米的综合型生活超市,集成“超市+餐饮+冷链”业态,形成“线上+线下”双轮驱动模式。
“因为靠近高铁站,地段比较好,营业额比较稳定。线上流水一天八九百,线下一天一万多块钱。”嘉乡兴生活超市店长杨瑞说。
超市不仅方便了居民就近购物,还吸纳了12名周边居民就业,员工月收入达3000元,店长薪资达4500元。
“一个月拿个两三千块钱,隔家比较近,能补贴家用,感觉还不错。”嘉乡兴生活超市店员周梅说。
在人社部门“一对一”帮扶下,李知洋的商业版图持续拓展。2025年,公司新建300平方米冷库用于高山蔬菜储存加工,并成功注册“嘉乡兴”商标,由阿里云团队研发的小程序也焕新上线,即将重启推广。
“未来,我们将持续完善线上小程序功能设计,联合其他乡镇生活超市开展联营合作,扩大配送服务范围。同时,还打算联系周边农户进行土特产收购,丰富超市产品品类,拓宽线下经营渠道。”李知洋说。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保康县人社部门已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13笔,总金额1.8亿元。在政策支持下,李知洋这样的返乡创业者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下一步,县人社部门将以硬核举措推进大学生返乡创业决策部署,当好大学生创业的‘娘家人’,把有技术、有资源、有情怀的优秀创业者纳入重点培育名单,组织专班深入田间地头、产业园区,为创业者量身定制帮扶方案,以务实举措打造创业生态,助力大学生创业就业,为我县‘一区三地’建设注入强劲动力。”保康县人社局副局长徐雪皎说。
全媒体记者:乐建鹏 袁琪
通讯员:陈璐瑶
编校:相琴
责编:赵硕
审核:秦志鹏
终审:李广儒